![]() |
![]() |
据瑞士媒体最新资讯,罗氏制药公司的骨质疏松症药物Boniva(伊班膦酸钠)陷入供应短缺的困境。今年三月份,伊班膦酸钠在美国的市场专利保护到期,公司原以为会出现仿制药竞争压力,但因仿制药尚未进入市场,而且市场需求超出此前预期,因而造成短暂供应短暂,预计今年九月中期将恢复正常供应。
伊班膦酸钠是第三代双膦酸盐化合物,属于氨基双膦酸盐。它最早于1996年在德国和奥地利以商品名Bondronat注册并用于临床。2003年美国FDA批准每日用药一次的Boniva上市,但由于制药公司又开发出更为便利的用药剂量,因此该药一直未上市。直到2005年,FDA批准其每月使用一次治疗骨质疏松症,Boniva正式在美国上市。
骨转移是恶性肿瘤晚期常见的转移方式据统计, 全球每年有150万肿瘤患者发生骨转移, 其中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最常见。伊班膦酸钠的主要作用是抑制骨吸收。作为破骨细胞的强效抑制剂,伊班膦酸钠不但可以抑制破骨细胞活性及成熟,而且能诱导破骨细胞凋亡,进而阻断多种原因所致的骨吸收增加,还能在体外诱导多种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分泌产生骨基质金属蛋白酶。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活性物质并抑制其活性,抑制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细胞对骨质的黏附作用,因而能有效防止骨转移的发生。伊班膦酸钠是目前适应证最广的双麟酸盐药物。
2001年国内企业开始伊班膦酸钠相关产品的申报,2002年获得批文。目前有4家企业获得生产批文。2006年7月罗氏公司携带伊班膦酸(商品名:邦罗力)登陆中国,正式拉开了国产药品和进口药品的市场争夺战。
表1 国内生产伊班膦酸钠的企业
药品 |
剂型 |
企业 |
伊班膦酸钠 |
原料 |
成都名阳、南京恒生和河北医科大学3家 |
制剂 |
南京恒生、成都苑东和河北医科大学3家 |
据米内网-治疗骨骼疾病的药物竞争格局显示,河北医科大学的伊班膦酸钠的市场份额近年不断增加,已经远远高于其竞争对手,这也许是国内企业不断地创新追求的最好回报。(来源:米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