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近日来自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病毒样颗粒示踪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Small(2011, 7, 1212-1218)上, 并被选为杂志封面文章。
长春应化所研究人员用单粒子成像与示踪的方法,研究了以乙肝表面抗原(HBsAg)作为模型的单个包膜病毒样颗粒入侵细胞机制。利用荧光指示剂来监测HBsAg病毒样颗粒,研究了病毒样颗粒进入细胞的途径和细胞内运动;观测了单个HBsAg病毒样粒子进入细胞的过程,并通过各种抑制剂研究表明:HBsAg病毒样粒子入侵细胞是通过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而不是通过细胞表面进行膜融合;通过示踪活细胞中的单个病毒样粒子,发现HBsAg在细胞中运动依赖微丝,而不是依赖微管,并定量的研究了胞内运动的速度。
该研究结果对理解和确定真实病毒粒子运动与相关蛋白之间作用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来源:生物谷Bioon.com)